禅让制和世袭制哪个更能产生圣明的君主?
一个首领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一个贤明的人,这种让位,就是“禅让制” ;一个首领把自己的位置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,这种让位,就是“世袭制” 。
翻开中国的历史上的第一页,我们就可以看到两个杰出祖先——尧、舜的名字,尽管没有详实的史料记载他们的业绩,我们还是可以从民情风俗以及以后的史书中来作些基本的了解。
尧的名字叫放勋,生活于原始社会的末期(距今约4300年左右)史书上说他是“五帝”之一,是帝王,其实应该说他只是一个由许多部落推选出来的首领。
这时大家都一致推举舜。尧说:“我听说过有舜这么一个人,但不知道他的情况。一个大臣马上说:“舜住在历山脚下,还不到三十岁,德才兼备。他父亲是个不辨贤愚的人,继母是个不讲道理的悍妇,弟弟是个被娇宠惯坏的懒汉。在这样的家庭里,舜还能孝敬父母,关照弟弟,全家人和睦相处,四邻的人遇到有疑难之事,都请舜出主意、想办法。舜还是耕田、捕鱼、制陶器的能手,附近的人都经常去向他请教,如今的历山脚下,真正是宁静的乐土。尧听说后,深思了许久。他不能轻信别人的言辞,更何况这是一件让贤继位的大事呢。最后,尧还是决定考察一下舜。
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舜,还派自己九个不肖的儿子跟着舜学习。经过一段时间,尧发现自己的两个女儿变得更贤慧了,九个儿子都有很大的长进。他感觉到舜对内治家、对外教化的本领,果然是名不虚传,于是就派舜管理敬天事神的五典,让他领导五官,处理政事。舜把这些事处理得井井有条,尧就把他留在身边重用。
尧死后,舜守孝三年,便避居于南河,让各部落首领正式选取举尧的继承人。而各部落首领一致推举他为尧的继承人,都到南河去朝拜。天下百姓都歌颂舜的功德,舜便正式继位,是为帝舜。
舜正式继承王位以后,励精图治,广开纳贤之路。(故事摘于百度网,我修改过。)如果尧不禅让给舜,而是传位给他的儿子,可能,他的儿子就不会向舜一样治理的那么好,就不一定有夏、商、周、春秋战国……在五千多年前,尧将帝位传给贤明能干的舜,而不把帝位传给儿子或亲属,是十分开明的做法。尧继位后,处处为人民着想,为人为民。
正因为这样,所以,我认为“禅让制”比“世袭制” 更能产生圣明的君主。
“禅让制”能够让圣人、贤人、有能力的人继位。所以,禅让制比”世袭制”要好一些。禅让制更能让百姓更安宁。禅让制度,谁有能力治理好国家,让百姓过上好日子,谁就能当皇帝。有才华的人当皇帝,才能让百姓安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