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丁香作文网 > 四年级 >

洋泾古民宅游记

作者:路欣悦 阅读:

  我居住的地区叫洋泾社区,别看这里现在非常现代,这可曾经是一个古镇哟!元二十八年(1291年)这里就建镇了,明嘉靖十五年(1536年)立洋泾市,清咸丰十年(1860年)设洋泾乡。1950年2月建立洋泾镇人民政府。1990年浦东开发战略后撤镇归入浦东新区。经过20多年的建设,洋泾的的土地几乎都翻了一边,所以留下的古建筑并不多,李氏民宅与“仁居”老宅是洋泾古镇“硕果仅存”的两间古宅。

  8月28日妈妈带我和姐姐来寻找李氏民宅及“仁居”,它可不好找,坐落于洋泾港和张杨路交界处的高楼后面,一开始我们都没有发现,兜了好几圈才找到。李氏民宅是李树山1933年建造,当时就耗资约三万银元。现存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,为中西合璧,青墙翠瓦的双层楼房。四周外墙砌清水嵌红砖带,南向立面采取西式装饰。

  在“回”字型庭院内为中式庭院,门框、窗棂雕刻各种花鸟图案,雕花门窗上还嵌有彩色玻璃——这种工艺现可已失传了。李氏民宅曾经历过火灾的洗礼,经过积极修缮开发,现已成为洋泾的历史文化展示厅,内部还设置了绒绣馆、世博遗珍展、民俗展等……非常有意思。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绒绣呢!

  “仁居”老宅在名门世家小区内,又称潘氏民宅。据说是杜月笙管家万墨林的住所,之前曾经作为农行洋泾支行,因此保存得还比较好。但现在对外不开放。所以我只好在外面给它来两张照片结束游览了。

  最后给你们介绍一个我在展览馆学到的小知识。你们都知道上海话中又一个讲别人说话口音南腔北调,不地道的词叫“洋泾浜”吧。今天我才知道“洋泾浜”指的就流经洋泾社区的这条河,原来还有浦西一段,大约是现在的延安东路到西藏南路这一段。在19世纪中叶,洋泾浜正是英法租界的界河。租界设置后,大量的商业机构出现在小河两岸,洋泾浜也因此成为上海对外贸易的一条重要的河流。由于中外商人语言交流不便,“洋泾浜英语”便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诞生了。它没有统一的书面形式(据说有一本用宁波话注音的英语手册),只有口头形式,是英语与上海话结合的产物,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宁波话与粤语的影响。其语法不符合英语习惯,语音受汉语影响。由于该语言流行于当时的上海洋泾浜周边地区,故由此得名。久而久之,“洋泾浜”也就成了南腔北调的代名词。

(字数:861 )

写优秀作文必备,成语查询工具:http://www.dxzw.com/c/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文章点评: 查看所有评语>>
发表评论
请勿发表违反法规的言论,欢迎对文章进行点评。
评价:
表情:
用户名:密码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