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过一些有关教育的书籍、文章,觉得自信满满开始用心培养自己的孩子。但经八年实践后的今天又处彷徨中,发现当你遇到实际情况时,没有固定模式供你参考,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,有着千变万化的不确定因素,这也是尽显教育魅力的地方——伟大的“灵魂工程”,而且家教对孩子潜移默化地影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。
今天我已力不从心用理论概括家教体会,觉得那样只是片面之词,所以我只能以教育儿子的实际案例来展现我的家教方式:
(一)儿子的阅读
儿子的阅读培养我很用心。鉴于自身的教训,儿子的阅读和吃奶一样并行着,一是物质上的,一是精神上的,两样东西在孩子的成长中同样重要,这是我对人生成长的观念。所以,在他出生的第一个晚上不单喂奶还给他听“班得瑞”音乐,精神输入。接着慢慢加入儿歌、故事的聆听,触动他听觉神经,还用大字书写“爸爸妈妈爱我”六个字,六个字是分开贴成一个圈,把“我”字放在当中,所以也可以读成“我爱爸爸妈妈”,每天指着读几遍,触动他对文字笔画的感觉,那时在两个月左右。在九个月时,他已经能安静地听我读完整本儿歌书。接下来每天给他阅读,一直到他自己能认字,读完整本书。他每天象吃奶一样地渴望着我给他讲故事阅读,现在是自己看书,他觉得读书很快乐!也读了不少书。我沾沾自喜地认为我很成功,想必他的语文学习不用再担心了,可是在学校里的抄生字和默生字、写话等栏目中,效果并不那么乐观,一下子颠覆了我对他的语文学习处优心理。让我不知所措!
(二)儿子学钢琴
很多教育文章上都指出:不要让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科目。而我偏偏这么做了,我在矛盾和疑惑中坚持着!在幼儿园选兴趣小组时,儿子要报美术,我让他学了电子琴。因为我和他爸爸都是美术教育工作者,可以在家里教他画画。乐器可以愉悦心灵,丰富生活,开发智力,但我们都不会,所以你要在外面学。从兴趣的角度说,家里有美术氛围熏陶,当然先接受美术,而乐器对他来说是一样陌生的东西,怎么可能有兴趣呢?从完善人的整体素质来说,也应该学,补充点音乐细胞。而且人生中真能不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吗?……种种理由,坚定了自己,违背了教育专家的理论,从实际出发,动员儿子学起了电子琴、钢琴。儿子个性很强,虽然在学,但心理上还是不接受,所以每次弹奏时都很不自觉的样子。一年多来收获有,手指能在黑白键上灵活的飞舞,对音乐也增加了感觉,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学习思维习惯的缺点,正好边学边纠正着。但我还是有些犹豫地坚持着,“是不是做了一件蠢事?”,但钢琴老师和一些家长也主张要坚持,小孩子现在不懂,长大了就知道好处。我和儿子一起在艰难中奋斗着……
(三)儿子的美术学习
家里有良好的美术学习条件,所以儿子三岁前开始涂鸦,三岁时拿着毛笔、颜料就开始挥舞。但我们从来都没有急于灌输技法,他在随意中线条日渐老练,敢于表现自己的想法。画画是他的一种抒发,一种快乐。我们在旁关注着他在这方面的成长,给他环境让他自强。但学校美术教育中的各种比赛,儿子从没参加过。因为他没有象比赛的画那样具有完整性,没完成的画怎么能参加比赛呢?
罗列了儿子阅读、钢琴、美术学习的故事。在实践中深知教育孩子需要教育者的爱心与智慧。作为家长要不断努力提高自己,能运用恰当的方法,陪伴孩子健康、茁壮地成长!
徐子博家长
写优秀作文必备,成语查询工具:http://www.dxzw.com/c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