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,端,初始的意思,午,就是五的意思,端午,便是五月初五的意思。我故乡的端午我未曾见过,父亲说,在陕西,他们家所在的村子里,八九十年代才过端午——也许和改革开放有关,这之前,连粽子叶在赶集中也买不到,更别提糯米了。到了有条件过端午的时候,父亲都已去外地上学,就没有见过是什么景儿了。所以,对我来说,就更不可能见到了。
但在我每逢过节都回我姥姥家,任丘,那里的端午节我倒是经历过。
早上一起来,姥姥就要拎个包,拉个车出去,去哪?菜市场。相比起赶集倒规矩许多,但初五这天,市场里人山人海,比往常拥挤不少,热闹许多。买什么?无非是艾叶,粽叶,糯米,大枣罢了。艾叶要挑味儿浓的,我倒不大受的了那气味,但姥姥总讲这气味驱蚊虫,除邪。我想,蚊虫的感受肯定和我一样。至于粽叶、糯米、大枣,粽叶就挑鲜亮的——过去假食品少,现在都挑煮后发黄的。那样的粽叶看着醒目,糯米呢?要挑白的,粘性好的——现在都挑不太白的,谁知道掺没掺漂白剂呢!枣子吗,就是买大枣啊,深红的,发亮的,那样的枣又甜又好嚼。
买完这些必备物品,就先把艾插在门口,驱逐避害,然后进入正题,包粽子。
屈原以前,人们吃这玩意儿,也就是为驱邪,后来就纪念屈原以表爱国了。粽子,南方人爱吃咸的,北方人爱吃甜的。不过都是纪念,图个保佑。
粽子怎地包呢?其实我到现在也不大懂,只是依稀记得姥姥那行云流水般的手法。
首先,是把粽叶泡水里一会儿,洗干净,然后就洗糯米,再泡水里好长时间,总之,就是把所有需要用的洗干净,这就是第一步。
然后把粽叶煮了,正面朝内,弯成一个漏斗状,再把已泡了多时的糯米放进去,顺便塞两颗枣进去。
最后用余出的粽叶把口儿封上,再用几根绳线将粽子系好,一个粽子就成了。
吃粽子便是之后的事。
姥姥每次端午,都把糖放碗里,再把粽子剥好,让我拌着糖吃,说这样能添福气,对我来说福气已够多了,有这么个好姥姥,能给我美味的粽子,以及糖的甜味——伴随着亲情,享受着爱,吃得美滋滋的。
想想那曾经的几次端午,虽不像别人家那样喜庆而复杂,只是非常简单的门口的艾叶和肚子里香甜的粽子罢了。但却给予我很多很多——给予粽子一种纪念,一种避邪的意义,还有一种,至少我认为——那一个小小的粽子里,定然是一种长辈数不尽的,对孩子永恒的关爱……
写优秀作文必备,成语查询工具:http://www.dxzw.com/c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