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,是跨世纪的接班人。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,也是学校老师和家长最为关心的话提。北京市对去年在押的267名未成年罪犯进行调查显示,有95%以上的未成年罪犯存在着社会公德意识淡薄、思想品质恶劣、言行偏激等特征。另外,从对犯罪的年龄统计中,14岁犯罪的有41人,占15.4%;15岁犯罪的有78人,占29.2%;16岁犯罪的有116人,占43.4%;17岁犯罪的有29人,占10.9%。也就是说十五六岁的未成年犯罪占71.6%,这个年龄段被称为“易发犯罪的高危年龄”又称“犯罪年龄”,而且“犯罪年龄”中出现的犯罪行为具有随意性、有暴力倾向和不计后果等特点。青少年犯罪者的文化素质不高,大部分为中低等文化程度。青少年罪犯中,大都接受的文化教育少,好多人小学期间就辍学,甚至就没上过学,初中以下文盲、半文盲占90%以上。
一些青少年在十几岁时,却自我感觉是“大人”了,就是在这种心境下,喜欢找伙伴“排忧解难”,当他们在家庭、学校或社会上遇到难题时,只相信自己,信任伙伴,而听不进家长和老师的话,被身边的不良朋友引诱得越来越远,愈陷愈深,不能自拔。有的往往以多名甚至10余名孩子纠结在一起的团伙性犯罪,他们相信“一人胆小、两人胆大、三人什么都不怕”的信条,重“感情”、讲“义气”,崇尚“为哥们儿两肋插刀”,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与诱惑,遇事不能冷静思考,行动不计后果,胆大妄为,往往犯罪时,先“动手”后“动脑”,自我控制能力差。只要一人提议,不分善恶,共同响应。另外,在现实生活中,有些孩子的家长,不对子女进行适当的教育,反而对子女过分娇惯、溺爱,使子女养成任性、自大、自私自利的不良性格,单纯追求个人吃喝玩乐,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。
如果没有建立健全的守法的心理结构,失去了起码的道德水准。人们厌恶的事,他们却赞美;人们赞美的事,他们却反对。心理道德水准的失调了,必然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。
为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犯罪心理,减少青少年犯罪行为,社会各界应该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。创造良好的条件,让他们学习英雄人物,不要学“帮派义气”。组织他们收看一些健康向上的电影、录像、电视、书画、报刊,家长和教师要在耐心教育他们懂礼貌、守纪律、讲道德、讲文明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。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,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,提高他们明辨是非和抵制错误的能力,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。要对青少年进行道德、理想教育,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。 www.dxzw.com
家庭是子女成长和接受启蒙教育的场所,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。简单粗暴、歧视讥讽起不到教育的作用,也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,激起逆反心理。因此,采取多种启发、诱导、鼓励的教育方法,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。社会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,防止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,教育部门、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要齐心协力,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。
让每个孩子都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吧!让他们茁壮、健康、快乐地成长吧!
写后札记:
既然身为一个小公民,除了要遵纪守法以外,更重要的是应该还要宣传法律。我写这一篇作文,不仅让我认识到“懂法”的重要性,而且也要让我周围的人更加深刻地去意识到“懂法”的必要性!我希望大家能做一个知法守法,宣传法律的好公民!
家长点评:
有时在报刊上看到青少年的犯罪报道,在深表惋惜的同时,也深感担忧。有的家为生计奔波忙碌、有的家长娇纵溺爱而忽略了孩子的道德法律教育,认为孩子生活好、学习好就万事大吉,到头来得不偿失、遗憾终生,最近出现的马加爵一例应该给广大家长敲起警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