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“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”课题组调研发现,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开始不断下滑。大部分的农村学生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和专科院校,即使毕业也会面临重重就业困境。简言之,如今的年轻人,大部分是在重复他们父辈的老路。
这结果与传统的“逆境出人才”观念相去甚远。人们一直否认“出身决定命运”,但大量事实表明,靠读书改变命运,已越来越成为寒门子弟的奢望。
这样的奢望不只是个人的悲哀,更反映出教育不公平的现实。
还记得在刚恢复高考的二十年里,大量的农村学生考入高校,通过读书改变了世代种田的命运。彼时,正是社会各阶层流动极为活跃的时期,人们见证了太多灰姑娘变公主,寒门出英杰的故事。那些故事,是温暖人心的变迁,也是社会转型的必然。
而现在,国家的转型还在继续,个体命运的转型却逐渐陷入停顿。“富者恒富,穷者恒穷”的趋势正被加剧和固化,最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和尖锐的社会矛盾。这其中,固然有个人条件的限制,但社会因素更不容忽视。
首先,是优质教学资源的过度集中。早些时候,各地教学条件虽不如现在,但都大致相当。而现在,教学水平提高了但没有给全民共享,继重点班级之后,重点中学,甚至重点中学的升级版超级中学已经悄然出现。它们吸纳着最优质的生源和最优秀的老师,还享有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政策倾斜。而大部分农村学生,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生,只能在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的学校读书。从小学到高中的十几年里,他们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被一步步拉大。
同样,近几年的高考新政也对农村学生不利。保送、自主招生等政策看似面向所有考生,但实际上,这些机会也大都被超级中学垄断。能参加各项竞赛或自主招生的农村学生本来就少,而且由于缺乏相关训练,他们往往难以应付那些考题。至于其他的特长生加分,对农村学生就更加遥不可及。
我们可以看出,优质资源的集中和高考新政很大程度上只是叠加着优势学生的优势,让寒门子弟更难以与他们竞争。同样寒窗苦读十几年,他们只能奢望,甚至绝望。
越来越多的人感慨:“穷孩子没有春天!”这绝不是歧视,而是一个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事实。为改变教育不公的现状,我国必定需要类似于美国“教育平权运动”的改革。而这改革,很可能要靠我们这一代人完成。
让奢望变回梦想,我们任重而道远。
写优秀作文必备,成语查询工具:http://www.dxzw.com/c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