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辄得咎(動輒得咎)
阅读:次
- 【拼音】dòng zhé dé jiù
- 【出处】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。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
- 【解释】辄:即;咎:过失,罪责。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。
- 【用法】作谓语、定语;指做事往往获罪
- 【结构】偏正式
- 【近义词】跋前踬后
- 【反义词】八面圆通
- 【同韵词】千岩竞秀、遮前掩后、行如禽兽、管弦繁奏、恨五骂六、乖僻邪谬、后进之秀、扶老挈幼、铺锦列绣、零敲碎受、......
- 【英语】befrequentlytakentotask<beblamedforeverymove>
- 【成语故事】唐朝时期,韩愈学识渊博,被任命监察御史,因反对宦官利用“宫市”敲诈百姓,触怒了唐德宗被贬,后在唐宪宗时调回京城任吏部员外郎,他又因华州刺史之事被贬为国子监博士,他作《进学解》感慨自己:“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。”
- 【成语示例】小厮因动辄得咎,只得说道:“请问主人:前引也不好,后随也不好,并行也不好,究竟怎样才好呢?”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七十八回
- 【成语造句】
- ◎ 而凶悍阿婆,奸刁的小姑,处处都有啼笑皆非,动辄得咎的痛苦。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